在我读初中的时候,我就有隐私保密的习惯,可我做了一个非常错误的行为——我信任了别人
某一次,我在发送了一些内容到空间里,这些内容中有指明我做了“不务正业”的事情,本来我想屏蔽掉所有的同学,后来一想算了。这或许是侥幸心理,或许是对同学的信任
这些事情其实并不严重,但非常令人难受与气愤。你想知道具体都发了些什么吗?虽然不方便细说…那我类比一下吧,就类似于你请病假,然后还在别的地方闲聊
这件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,但在老师的眼中,病假本身就是要落下学习进度,有工夫了就应该去补习,可看到你在聊天、玩游戏、写代码这些不务正业的事情
我想着,类似于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偏见,谁说有力气闲聊就有力气学习呢?
可是,就有人辜负了我的信任
其中一次,是我发的消息被一个爱打小报告的畜生生给泄了密,这是真坏
另外一次,我在群里发送的内容被老师看见了,因为一个同学的账号在老师手里,这是真蠢。账号这种东西也能给别人?先不说这会揭露自己多少事情,这也是对别人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,他没有通知我们就把自己的账号给了其他人,也会导致很多人泄漏更多隐私
那一段时间就是我人生中的至暗时刻,无处不在的钩心斗角
此后,我就时刻保持警惕,严格审核哪些信息该发、和该发往何地、发往何地会有什么影响、被某个人知道了会不会不好,这让我尝到了甜头
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变得友好了,不再有那么多钩心斗角,可我现在还是时刻提高警惕,因为我不想再尝试第二遍抱着侥幸心理吃亏
对半生不熟的人,信息能不透露就不透露,并且消息可见度里有严格的分组,还自学了信息安全专业和反钓鱼思想,为我的隐私加密,还学了部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
此外,我还创建了不同的账号与手机号,用于隔离学习、工作、亲戚朋友和网上娱乐,让自己不同的马甲独立进行